近日,第十二屆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暨2025中國農學會年會在杭州拉開帷幕。本次會議以“新質生產力賦能農業強國建設”為主題,聚焦糧食安全、大數據與智慧農業、農業綠色轉型、氣候韌性、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等專題,匯聚農業農村部領導、兩院院士、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代表,共同探討農業科技前沿與創新發展路徑。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托普云農,股票代碼:301556)作為智慧農業領域的代表企業出席,為農業數字化發展注入活力。
現場主旨報告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浙江大學工學部主任、高端裝備研究院院長楊華勇教授作題為《新能源農業機械智能化的一些思考》的主旨報告;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萬勁波研究員作題為《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路徑》的主旨報告。
會上正式發布了備受農業科技界和產業界關注的2025中國農業重大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簡稱“三新”成果),共有95項成果入選,包括新技術37項、新產品38項、新場景20項,集中反映了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階段性成就,將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注入強勁科技動能。
其中,托普云農兩項成果憑借技術創新性與產業實用性,成功入選“新技術”、“新產品”:以全自研算法、全國產模塊為核心的『水稻表型鑒定與品種高效選育技術』,實現水稻表型數據高通量、高精度采集,破解了傳統表型測量成本高、效率低的行業痛點;『水稻種質資源溫室關鍵技術與裝備』集成多維傳感成像、邊緣計算解析等功能,支持溫室場景下作物原位無損檢測,為水稻種質資源高效鑒定提供了國產化裝備解決方案。
隨后,在由中國農學會副會長、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梅旭榮主持的“前沿訪談”環節中,企業代表們聚焦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圍繞“企業主導創新”“硬科技創新引領”和“資本與科研創新共同體共建”等主題,共話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托普云農董事長陳渝陽結合自身實踐,就“前沿科技創新提升企業創新自主權與產業轉化力”話題,分享了企業的實踐經驗與系統思考。
托普云農董事長陳渝陽現場分享
針對“前沿技術如何快速響應產業需求”,陳渝陽提出“需求牽引、場景驅動、數智創新”的閉環思路,強調技術需扎根田間:一方面從農民“早發現、準識別、少用藥”等實際需求出發,整合AI、物聯網技術打造病蟲害預警平臺;另一方面通過構建“農業AI智能體訓推一體化平臺”,將通用技術模塊化,實現方案快速適配。
談及“自主可控技術生態構建”,他則指出需從“技術人才、平臺生態、數據模型”三方面同步發力,既要強化跨界人才培養與核心技術自主研發,也要通過平臺整合產學研資源,重視全產業鏈數據的治理與應用。陳渝陽的分享既貼合農業生產實際,又兼具技術前瞻性,得到現場代表的一致認可。
此次參與第十二屆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暨2025中國農學會年會,既是行業對托普云農多年深耕智慧農業的認可,也為企業搭建了鏈接優質資源、明晰發展方向的橋梁。未來,托普云農將以本次論壇為契機,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協同合作,在智能農機裝備研發、農業數字平臺優化、“千畝方”科創綜合體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更多數智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以實際行動助力農業新質生產力培育,為農業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