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備受行業矚目的第二十六屆全國肥料信息交流暨產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全國肥料雙交會)在甘肅蘭州隆重開幕。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甘肅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王鈞出席了信息交流活動并講話。活動由全國農技中心主任謝焱主持。來自全國各地土肥水農技推廣單位、肥料企業、農資經銷商、經營主體等代表齊聚盛會,共同為實施“藏糧于技” 戰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注入產業動能。

大會緊扣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以“肥水協同提單產,綠色轉型促振興”為核心主題,不僅搭建起國家級行業交流與成果展示平臺,更匯聚了肥料全產業鏈的前沿技術、創新產品與解決方案。
作為 “AI + 農業” 領域的先行者,本次展會托普云農攜智能裝備、AI+肥水新模式、一站式數智農田解決方案等眾多產品亮相。同期,托普云農智慧農業研究院副院長受邀在“大面積提單產水肥科研成果發布” 專場作《數智技術在節水灌溉與綠色施肥中的探索和實踐》報告,以 “智能監測 - 智能決策 - 執行管理 ” 閉環模式,助力糧田管理從 “經驗估算” 邁向 “精準施策”。他分享到,借助天空地一體化智能監測采集土壤、作物、病蟲害等信息后,AI通過算法深度挖掘數據、結合精準施肥、變量灌溉、長勢監測等模型生成精準決策;智能控制系統依AI指令執行精準灌溉施肥,形成高效閉環,為現代農業節水化、綠色化、高效化、可持續化發展提供可復制推廣的技術路徑與范式 。
深耕智慧農業多年,托普云農始終致力于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北斗導航等前沿技術與農田生產場景深度融合,打造 “數字化感知、智能化決策、精準化作業、智慧化管理” 的數智生產模式。通過技術創新與場景落地,有效提升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與資源利用率,為大面積糧食單產提升賦能增效,同時為農業綠色轉型提供堅實技術支撐。
在全國肥料雙交會現場,托普云農展位吸引了大批與會嘉賓駐足觀摩,展位前始終保持著火熱的交流氛圍。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甘肅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王鈞一行蒞臨托普云農展位

托普云農展位人潮涌動
在托普云農展位的 “AI 新農具” 展示區,AR 眼鏡、多型號無人機等設備整齊陳列,工作人員正現場演示設備操作流程,吸引了眾多嘉賓圍觀。托普云農積極探索和深化 “AI + 農業” 創新應用場景,將這些智能終端與物聯網、機器視覺、深度學習等技術深度結合,打造出多款具備智能巡田、農情智能分析功能的 AI “新農具”,并與公司自主研發的農業 AI 智能體「問稷」深度融合,護航單產提升。

托普云農打造AI"新農具"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通過 AR 眼鏡,農技人員可實時獲取作物生長狀態、病蟲害情況等信息,無人機則能快速完成大面積農田的圖像采集與數據傳輸,再結合地面智能傳感器采集的土壤數據,多設備協同織就一張覆蓋 “天空地” 的農田監測密網。這些數據實時上傳至「問稷」AI 智能體后,可快速生成作物長勢分析、病蟲害預警等報告,為田間生產管理提供精準指導。
在農業領域,AI 正成為推動節肥增產、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力量?!叭绾瓮ㄟ^技術手段實現節水增肥,是當前農業生產的重要課題,也是我們參展的核心亮點之一。” 托普云農展會工作人員在現場交流中表示。在展位的 “節水增肥解決方案” 演示區,托普云農以 AI 為核心,打造 的“智能裝備 - 模型 - 決策 - 施肥” 閉環體系節水增肥模式,吸引了大批關注水肥管理的嘉賓駐足觀看。
托普云農“AI+肥水”新模式
通過 AI 驅動的 “天空地一體化” 監測裝備,衛星、無人機與地面設備協同采集土壤墑情、作物生長等數據,多維度數據相互補充,形成全面、精準的農田信息庫。基于這些數據,AI 模型可深度挖掘土壤肥力與作物需求的匹配規律,為不同地塊量身定制科學施肥方案;同時,AI 決策系統能根據實時監測數據動態調整方案,例如當土壤缺水時自動觸發 “先灌后施” 模式,還可智能調度施肥、灌溉設備,避免作業沖突。
這一套“AI+肥水”新模式,不僅推動節肥增產從 “經驗驅動” 向 “數據驅動” 轉型,更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范式,為農業綠色發展與糧食安全保障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路徑,現場不少經營主體代表紛紛表示認可。
憑借在 “AI + 農業” 領域多年深耕沉淀的深厚技術積累與實戰經驗,托普云農在本次展會上重磅推出一站式數智農田解決方案,針對耕地保護、土壤三普、高標準農田建設與單產提升等關鍵領域,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撐與服務。展位內專門設置的解決方案體驗區,吸引了眾多地方農業部門、種植合作社代表駐足深入交流。
作為數智農田建設的基礎,耕地質量保護直接關系到糧食產能穩定。體驗區中央的大屏幕上,吉林地區耕地質量保護大數據平臺實時運行,該平臺深度結合人工智能、GIS、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土、水、肥三大耕地質量核心數據的統一匯聚。“針對土壤三普工作,托普云農整合智能采樣設備、快速檢測技術與大數據分析平臺,實現土壤樣品采集、檢測、數據上報與成果應用的全流程數字化,大幅提升普查效率與數據準確性。”展會工作人員介紹道。
耕地質量保護大數據平臺
“護地” 與 “知土” 雙向賦能,從源頭守護耕地生產力,為落實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戰略、筑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夯實了關鍵數據基礎。
良田有保障,糧食才滿倉。在高標準農田展示區,托普云農為黑龍江省遜克縣打造的高標準農田數字化管理平臺正實時更新著,各項建設任務、項目進度、農田設備運行狀態等數據一目了然。托普云農以國家規劃和要求為準繩,通過建立農田數字檔案、建立耕地質量管理數據系統、建設數智大田等舉措,助力政府部門統籌農田資源,助力種植主體提高種植生產效率,助力運維主體提升農田管護質量。三管齊下,“技”、“管”融合,為穩糧保供夯實基礎。
托普云農助力高標準農田建設
在體驗區的另一側,托普云農最新推出的“數智大田”新模式,引發與會人員廣泛關注。該模式以“AI+農業”為核心,利用“AI+北斗+低空”等智能裝備,形成空天地一體化智能管控系統,通過農情感知-定量決策-智能控制-精準作業的閉環流程,構建“育-耕-種-管-收-烘”全環節數智化的生產管理體系,為糧油種植提質增效注入新動能,推動大面積均衡增產。
亮點滿滿的內容,更獲得不少參展嘉賓的認可與關注。

托普云農深耕智慧農業領域,已形成了智能感知、機器視覺、機器人、大模型、大數據五大核心技術,這些技術相互融合,為農業生產、科研和管理提供了全方位的智能化解決方案。未來,托普云農將持續探索更多“AI+農業”場景化應用,為我國農業綠色轉型、糧食安全保障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貢獻更多力量。